Little Fockers
拜见岳父大人3
WIllie Burton looks back at how Ben Stiller came to Meet his Sound Crew
威利·伯顿回想本·斯蒂勒如何来与录音师及助理相识
Jack (Robert De Niro) &Greg Focker (Ben Stiller)
杰克(罗伯特·德尼罗 饰)格雷格·福克(本·斯蒂勒 饰)
十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对于格雷格·福克(本·斯蒂勒饰演)来说,这可能意味着婚姻、双胞胎、接纳一位法律意义上非常不可信的父亲(罗伯特·德尼罗)。双胞胎的生日派对使伯恩斯和福克两家再度合作,十年来格雷格的进步似乎随时以所能想象的最痛苦、尴尬和热烈的方式让他崩溃。Coffey Sound杂志编辑曾有机会与调音师威利·伯顿聊天,了解《拜见岳父大人3》系列电影是怎样登上大屏幕的。
我第一次见到威利时,我没有想到他如此谦虚,却已经两次获得奥斯卡奖,和同事们一起获得了无数次最佳录音奖提名,并且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了三十五年。
如前所述,威利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甚至自己开车赶到我的办公室进行这次访谈。但这一辈子他一向如此。一个拼命三郎。威利出生在阿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在他家附近有一个名为W – TUG电台。大约在15岁时,他开始不断地光顾这家电台,对主板上的所有小旋钮,转盘,录音室里的麦克风,以及DJ的工作都如醉如痴。他对此孜孜不倦。在这里,威利开始热衷于录音,意识到这就是他喜欢做的事。
高中毕业后,一位来自加州长滩的部长到他所在的教会做演讲,威利意识到离开阿拉巴马的机会到了。身上带着75美元(其中25美元还是一个商店店员给他的,并顺祝他一切好运),威利不知不觉地搬到了加利福尼亚。最后,他与表妹的一个朋友住在一起,在工作和学校之间来回奔波了大约三年的时间。
吃着博洛尼亚三明治,并在几所学校上过课之后,他在大学里遇见了一个女孩。他们最终结婚,并开始有了自己的家庭。威利在美国海军找到了一份声波导航工程师的工作。这可是一份高薪工作,但他知道自己不会一辈子干这个。他在海军工作了三年多,其中一位同事在美国广播公司申请到了一个技术岗位。这给了威利新的希望,他急切地寻找各种机会,不断走访各个广播电台,但这些电台都不招人。他们建议威利应该在电影业试试运气,后来他真的去尝试了。
电影业中有一个潜规则。工会控制着工作机会,不加入工会,就不会得到工作,而你没有工作也不可能加入工会。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状况,”伯顿解释道。那时工会也提出了一个方案,聘请了十几个人,但威利从没有被选中。幸运的是,后来选举的时候,一个名叫杰克·科菲(Jack Coffey)的男人开始掌舵工会。(Jeck Coffey 是格瑞斯公司总裁John Coffey的父亲)他告诉威利会想尽办法,帮助他加入当地的工会。威利向董事会陈述自己的要求,经过董事会的几次会议,他终于获得了进入工会会的机会。
他接到的第一个电话是斯基贝(Skippy)从20世纪福克斯公司打来的,为电影《大地巨人》工作。这项工作要持续几个星期,因此他请假离开海军。他每天都在发电报。当时,工作室的录音部控制了这类工作,斯基贝指导他开始职业生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威利抓住了他可以获得的每一个机会。为米高梅电影《医疗中心》工作时,他顾不上去吃午饭,自己带饭,在空暇时间学会了如何举竿录音操作。录音师甚至让他每次举竿录音时缩短离演员的距离给他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米高梅音响部的负责人弗兰克·米尔顿听到威利要学习举竿录音,当有人离职时,给了他机会做第二举竿人的工作。
当年工作的层次是不同的。在升级为录音师之前,通常要做多年的举杆录音工作。 “当时整个体系的设立非常不同。这是一个论资排辈的制度”伯顿说。威利没有在意。他坐了下来,在现场学会了所有可以从录音师那里学到的知识。他在Burbank工作室作举竿录音工作时,录音师辞职了,威利问录音部他能否为电影录音。他得到的回答是不行,理由是他还没有资格。威利卧薪尝胆,坚决地走录音师的道路。他参加并通过强制性测试,成为了录音师,并为自己买了一些装备。
“在那个年代”,二十几岁就成为录音师是闻所未闻的,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即使这个行业也不能。但最糟糕的是,他不能找到工作。
他只好在周末打零工,但没有什么大活儿。在打了四个月的零工之后,有一天他起床后给斯基贝(Skippy)打了个电话,问他能否能去学习做音效和录制ADR。在和唐米切尔仅仅学习两周后,斯基贝打电话给他,给了他第一个工作:录制和混合音效。
从此开始,威利的事业慢慢开始起步。他的第一部故事片是与悉尼·波伊提尔和比尔·考斯比合作的《Let’s Do It Again》。不过在面试中,制片人祝他好运气,说也许下一次会… …威利认为自己不会获得这份工作了。不过,悉尼站了起来,说:“我在给你一个机会,但是你最好不要让我失望。”威利说,他从来没有忘记这件事,至今他们还一直是朋友。
在完成这份工作之后,威利一直把精力放在故事片上。他陆续制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电影,如《七宝奇谋》、《紫色》、《印第安纳琼斯巴格西》、《火线狙击》、《肖申克的救赎》、《廊桥遗梦》、《七宗罪》、《绿色奇迹》、《战栗空间》、《冲出逆境》,《锅盖头》、《改朝换代》等,凭借《追梦女郎》和《爵士乐手》,他两获奥斯卡奖,他知道自己的才能,他会第一个告诉你努力和决心不负有心人。
很快他开始了《拜见岳父大人3》的工作,威利得到了这份工作,因为他为保罗· 韦茨的电影《吸血鬼助手》做过补拍,而保罗正是《拜见岳父大人3》的导演。编导和保罗很喜欢威利的团队,所以想让他们参与到该影片中来。人脉是威利告诉你另外一个会有有所回报的东西。
开始拍摄时,威利和他的队员,加里·塔德(举杆)和罗恩·弗莱姆斯塔德(器材师),开始了之前在每部电影中做过的工作。 大家的配合非常棒。《拜见岳父大人3》开始在芝加哥拍摄了数天,然后又搬回到洛杉矶。
威利用Zaxcom Deva V录制,用Deva II做备份,用Cameo做调音(现在升级为Mix 12)。还有一些无线设备。威利遵循的一个规则是,工作时(除非他们被排除在外)所有三位队员都要观看排练。这样,他可以听出声音的水平来,如果他能在站着的位置听到演员的声音,他就知道录音做的还不错。如果听不见,他就知道需要无线话筒了。他们在外景地使用Schoeps和森海塞尔MKH70,在内景地使用森海塞尔MKH50。正是这种工作作风使本·斯蒂勒对影片的录音部门产生了兴趣。
一天在拍摄现场,斯蒂勒正在与一个场记交谈,提到了这部影片可能会做很多重复录音,因为没有用无线话筒。出于尊重,场记问斯蒂勒是否知道威利·伯顿和他的经历。本决定去找威利·伯顿,第二天他找到威利,并告诉他,他不知道威利是谁,也不知道威利有多少令人难以置信的经历。桌子几乎被掀翻了。斯蒂勒对于这次与伯顿的共事经历印象深刻…无论哪种方式,从那天起,演员和录音部的关系更好了。
“为《拜见岳父大人3》工作太酷了,”伯顿说。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会给人带来很多乐趣。”